福建福鼎市:百年白茶今富民

福建福鼎市:百年白茶今富民

 

福鼎是中国白茶之乡,解放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福鼎白茶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家喻户晓,从小作坊生产到产业化经营,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被誉为福鼎白茶领军人物的林健,祖辈几代人都以种茶为生。(采访品品香茶叶公司董事长林健:从小就生长在茶的海洋里面,小学就帮大人采茶,帮大人做茶,从小跟茶叶接触。)说起创制于1796年的福鼎白茶,林健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白茶因成品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具有消暑解毒的治病功效,作为外销茶,很受欢迎。(采访品品香茶叶公司董事长林健:我们这个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为什么自然,首先采摘采自清明以前,这种工艺就是我们祖先把茶作为药用,留下最基本的工艺。)

解放初期,福鼎白茶出口为新中国建设换回急需的外汇。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年产量不到100吨。改革开放之后,百姓生活一天天好转,正在家乡教书的林健,看到了白茶健康自然的优点,坚信白茶一定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决定重操祖业。(采访品品香茶叶公司董事长林健:茶叶要进一步发展、做大,必须要造品质,要有基地,必须自己有工厂。)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林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福鼎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从2000年起,以林健的企业为龙头,政府引导茶农从粗放型生产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轨道转化,全市20万亩茶园朝着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2003年,福鼎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市),并先后获得“中国白茶之乡”称号和原产地保护标记。

白茶产量、质量上去了,外销更好了,但墙内开花墙外香,精明的福鼎人看到了隐忧。(采访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白茶在国内的知名不高,了解、认识的人不多,虽然在国外不错,但如果遇到危机,对我们影响比较大。)

打响福鼎白茶的品牌成为当务之急,但全市大小茶业加工企业380多家,几乎每家企业都涉及福鼎白茶的业务,如果推介活动由一家家企业自行开展,效果可想而知。政府统一搭台,企业报团唱戏成为共识。从省内到省外,福鼎举行了一系列推介活动,并把白茶保健特点与现在人们崇尚健康生活联系起来,推广白茶文化;与此同时,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白茶标准。一系列举措,使“福鼎白茶”逐渐被国人认识,内销量上升到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采访福鼎茶农:没有做白茶,一斤(茶青)只卖几块钱,现在一斤十几块钱,每年收入大概多几千元。)

档案:1949年,福鼎国内生产总值1055万元。茶叶产量55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40元。2008年福鼎市GDP90.51亿元,茶叶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87元。在白茶的带动下,茶产业发展迅速,惠及人口4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来源:福建电视台
更多关于白茶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