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龙井的文化经济学

“这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了!”让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上海营销中心负责人没有想到的是,每斤售价4900元、共计 60余斤的西湖龙井“头茶”在几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而此时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不同往年的大背景——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在肆虐。按照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 负责人的说法,订购这批茶叶的多为实力派老客户,“70%左右是用来送礼的”。

这大概是一个无法掩饰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送礼的规模行动成就了每年清明前后龙井茶的高调与喧嚣;这大概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当一种文化被迫沦为一个功利目的的道具时,悲哀在所难免。

看清了这些,理解“天价龙井”也就变得容易起来——所谓历史悠久、量少稀缺、品质卓越、上市时间极短……无非都是经 销商进行营销的种种噱头,而人们每为其中一点折服,就必须为之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帮助龙井茶完成了从品位之选到炫耀性消费的“终极蜕 变”。

不过,面对市场上飙升的茶价,茶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理由。在杭州龙井村,正宗西湖狮峰龙井手炒茶的最高成交价不过每斤2000元。“我们整个村子都没有5000元一斤的价格。”一位茶农说。

那么,钱到底被谁赚走了?这并不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看看那些卖力吆喝的人便心知肚明。

在《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中,只有产自杭州市西湖区周边16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龙井茶才能被称为“西湖龙井”。记者了解到的测算数据是,第一季西湖龙井茶叶的产量最多只有1万多斤,这之中,明前茶占四分之一左右,约为2500斤。

那么,市场上大批量出现的、打着“西湖龙井”旗号的茶又从何处而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稍费工夫。

还是在2007年,美国《新闻周刊》就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成了法国葡萄酒救星》的文章。作者引用了一名酒商的 话:“一瓶贝托斯或伊甘葡萄酒在中国能够卖出任何高价。”对这种说法更为通俗的解释是,华人聚居区的千万富翁们通常是根据产地而非口味来购买葡萄酒的。可 悲的是,眼下,诸如此类的狗血剧情仍在不断地被复制——只要是标上“西湖龙井”几个字的茶叶,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卖出高价。也因此,无论是哪里出产的龙井 茶,一定要先运到杭州的龙井村过过手,包装之后再运往全国各地。茶叶还是一样的茶叶,只因多了一道手续,价格便随之翻了几番。

当然,相比偷梁换柱,以下这种做法还显得“道德”一些:“3月19日,我在龙坞区域跑了一天,家家户户搜集了个遍, 所有鲜茶叶才9斤6两。”杭州龙都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葛颂德经营老茶树上产的“土茶”多年,但现在,他越来越感到生意难做。然而,“明前西湖龙井上市”的 广告却铺天盖地地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些西湖龙井茶是龙井43,它与具有1200多年采制历史的老茶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早’,比老茶树采摘 要早15天至30天,而且产量高。”这大概是圈里尽人皆知的秘密。在2002年龙井43号得到国家认可后,龙坞相继挖掉了870亩老茶树,种上了这一在经 济价值上更具优势的品种。从这个角度来看,龙井43号向老茶树发起的进攻,更像为被经济利益灼热的市场吹响了号角。

然而,面对这一切——从“做茶”到“炒茶”的万里之遥,谁会在乎呢?天价龙井的炒家?当然不!他们看重的从始至终都 只是经济利益。当地政府?也不!他们乐见的从头到尾都只是GDP的增长。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会在乎,比如依然坚守在茶乡的茶农,比如依然执著于茶香的雅 士。从一杯好茶中,有人看到了利益,也有人品出了文化与情怀。

天价龙井背后的门道

如今,当听到“极品龙井”这个名词时,大多数人最先反映到脑海中的,恐怕只是茶桶前那一排惊人的价格标签,龙井茶背 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极品龙井茶本身的口感,也正在随着那些飘渺虚幻的价格而远离人们的关注范围。当历史悠久、量少稀缺、品质卓越、上市时间极短这一系 列极品龙井茶的特征都成为营销手段之时,人们越来越熟悉的也就只剩下极品龙井的概念。

谁偷换了我们的龙井?

   “你喝的西湖龙井茶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出来,估计九成以上的饮茶者都只能把茶杯悬于半空之中做哑口无言状。对于西湖龙井而言,3月是个特殊的月份,因为它既是西湖龙井新茶开摘上市的季节,也是所有假冒伪劣的西湖龙井茶倾巢出动的最好时机。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为人们揭开了这个“时间战”的秘密所在:“从时间上说,西湖龙井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 好,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为‘雨前茶’;谷雨后的就不是上品了。”由于西湖龙井新茶的上市时间非常短暂,尤其是极品龙井,更可能出现一天一个 价的状况,“明前茶”价甚至是“雨前茶”的10倍左右,过了节气的龙井会像中秋后的月饼一样不值钱。所以,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陈茶回炉重炒自称“现炒现 卖”,各种争先招数开始充斥着各个茶庄。但是,稍微懂茶的人都会明白,“明前茶”的上市时间并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茶叶出芽后,气温才是最关键的 决定性因素。如果随后的日最高温度能稳定在10℃以上,那“明前茶”就有可能大批量提前上市,但如果气温降到0℃以下,采摘和上市时间自然都会推迟。比如 2005年纯正的明前茶就是名副其实的迟来者,由于3月中旬突降大雪,很多茶农甚至在清明后的一两天内才炒制出“明前茶”,所谓的“明前”也只不过是一个 概念而已。但是,有了这样的概念,营销就有了吸引眼球的焦点,不法商贩就有了利用“时间差”捞一笔的机会。

除了一味抢“早”,龙井茶的价格标签也在呈现着一路上扬的趋势。2005 年,采自18棵“乾隆钦定御茶树”的100克龙井拍出了14.56万元的高价,2006年,100克西湖龙井“王中王”再次在北京拍出25.6万元的天 价,相当于500克西湖龙井价值128万元人民币。面对如此诱人的价格,甚至连茶农们如今也开始深入研究如何让茶树产得更早、产得更多。对此,王建荣一语 道破其中的玄机,其实“龙井茶叶并非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嫩越好”。气温、树龄、土壤、水质,各个因素都影响着龙井茶的品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 否则,甚至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后果,虽然它依旧可以称为是龙井茶,在大众品来味道也不会有太大差异,但实际上龙井茶内里的本质却早已大有不同。

好茶不便宜与便宜没好茶固然都能成立,但是,天价龙井真的就全都物有所值吗?在北京著名的马莲道茶叶一条街,如今大 大小小各家店铺几乎都张贴着“西湖龙井、春茶上市”的宣传招牌,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价格不等的龙井茶随处可见。如果询问销售人员是否有适合送礼的高档龙井, 他们便会很快拿出标着数千元的龙井茶罐,同时,还会帮忙策划用什么样的礼盒才最体面,同时,还会叮嘱顾客包装袋上可以标注日期,礼盒上也可以标明保质期。 但是,茶城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茶商却透露说,大多来买茶叶的散客根本分辨不出真假龙井,更别说口感的好坏。

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西湖龙井茶每年的产量到底有多少呢?春茶的总量不会超过15万斤。如果人们知道了这个数字,也就不 难得出另一个结论:如今,在北京市场上出现的所谓的“西湖龙井”至少有9成以上是假冒的。因为即使是把整个西湖龙井茶产区的15万斤茶叶都投放在北京市 场,以截至到2008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695万人计算,那么,北京565万个三口之家买到的西湖龙井也不过只有0.2两左右。

面对如此鱼目混杂的龙井茶市场,甚至连所谓的防伪标签也不能完全相信。因为很多老客户不会要求茶商贴标签,这样,茶商就有剩余的标签贴在假冒的西湖龙井茶包装盒上。

销售龙井茶是笔经济账

对于如此混乱不堪的市场现状,很多人心中都不免会生出疑问:为什么这么多茶商要向西湖龙井下手?

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龙井茶的数据对比:例如同年的头拨龙井,每公斤西湖龙井的售价会比同城的浙江龙井高出了两三千 元,而用其他茶叶炮制出的“假龙井”更是名副其实的一本万利。比如温州等地出产的茶叶,每公斤成品新茶的价格在400元左右,但是,一旦摇身穿上西湖龙井 的“外衣”,价格就会立即飙升至1公斤4000元左右,利润高达9倍之多。

如此看来,原本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西湖龙井茶早已成为了一笔经济账,而商家利用文化经济学的炒作模式和营销方式对其概念进行推广无疑更使得人们对于西湖龙井的认知度达到了空前高度。

在马连道茶城经营了数年的一位商家说:“以前北京人并不认绿茶,但‘非典’过后大家都知道绿茶有保健功能了,年轻人 也就开始慢慢转变口味。最开始来买绿茶的人很多甚至连品种都不清楚,可现在随便进来位散客都能说出要‘明前’的,要‘狮峰’的,要‘梅家坞’的,而且很少 在乎价钱。”

对于这些并非“茶友”的顾客,商家也做了一番分析:“他们很多人来买茶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味觉体验,有些是为了送礼好看,也有些是为了附庸风雅但品不出茶的优劣,总的来说,意思到了就行了。”

虽然西湖龙井的销售势头一路上扬,价格一路看涨,但是真正懂茶的人都知道,顶级龙井茶每年的产量也不过只有2000多斤,别说消费者,即使是经销商,又有几个人能找到如此好的茶源?

面对如此混乱不堪的市场,顶级龙井的文化意义早已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顾客的面子、商家的利润和地方的GDP。当然,这也是所有爱茶者最心疼也不愿面对的一个现实:一种古时已有的文人品位在现代社会中早已沦为了最为世俗所用的礼品和时髦标签。

龙井茶产地现状调查

当各大城市在清明前夕纷纷叫嚷着龙井茶时,当龙井茶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知时,制作龙井茶的茶农们的生活有何变化?龙井村的村民们有何变化?一直被宣传产量稀少的龙井茶一年究竟有多少产量?大多数消费着龙井茶、品尝着龙井茶的人恐怕并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正宗”二字最宝贵

对于所有好茶、爱茶者而言,最稀罕的就是茶叶原产地的精品。就像碧螺春,虽然有江苏碧螺春、苏州碧螺春、洞庭山碧螺 春,但只有产于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才是极品;六安瓜片也一样,只有在其发祥地齐山脚下的齐云村内出产的才最为上乘;龙井亦是如此,虽有浙江龙井、杭州龙 井、西湖龙井之分,但产于杭州西湖的龙井方为上乘。

本文来源:精品网

 

 

 

 

更多关于龙井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