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的茶市难色喜悦

来源:《四川日报》

        采茶时节,我省产茶基地之一的马边县大街上,不时出现三三两两操外地口音的陌生人———他们是来自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的茶业商人。

  受雪灾的影响,今年新茶上市推迟,供不应求。但是,马边茶农的喜色之中,也带着几分忧。

  外地商家云集茶市要货

    “今年的新茶又卖了个好价钱,比去年涨了30%”。3月28日早晨9时,马边荞坝乡茶场村村民黄平背来刚制的新茶,还没走到集市就被茶商以每公斤400元的价钱买走了,一小袋新茶卖了近千元,他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我要1000公斤!”“我出好价钱,全部收购你所有的茶叶!”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马边茶市。

  南京来的陈先生已到马边一周了,天天上当地茶商李贤春的门市催促,可仍然没排上号。李贤春每天要接待10多茬来自汉中、重庆、绵阳、上海等地的茶商,还要接几十个催货电话,可每天的产量只有250来公斤,自己在成都五块石批发市场守店的女儿李娜在电话中也发起了脾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说。

  留守老人充当采茶主力军

  即使有茶场的商家,也有难处:眼看茶尖一个劲儿地冒,可采茶的多是些留守老人,每亩茶山摊不到一个劳动力。

  在袁家溪乡万亩有机茶园,绿油油的茶树漫山遍野,穿行其间的采茶工却稀稀落落。当地的茶叶加工厂厂长王睿告诉记者,茶山上现在需要采茶工近400人,可今天只有100多人,20%的鲜叶采不下来,有的地方甚至50%的鲜叶弃采!茶叶采不下来,芽子就不发,本来可以做好茶的,时间一晃就只能做炒青、毛峰等大宗茶了,茶农收入也打了折扣。

  在有些乡镇,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儿童,都投入到了采茶行列。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些地方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上万人。

  茶市蛋糕呼唤“龙头”来切

  目前,马边县20个乡镇均有茶园,有10万茶农种茶、制茶,去年茶叶总产量2895.7吨。

  然而,该县本地只有西城茶厂、荞鸿茶业、金星茶业三家上规模的民营茶叶加工企业,能“吃下”的原料不过20%,3年后最多也不会超过50%。他们曾试图联手,成立一个联合公司,共同推出1—3个茶叶知名品牌,实行资源共享,相互取长补短,承接大单业务,但最终没能实现。

  县茶叶协会会长王腾告诉记者,全县茶园几乎都在二半山上,交通不便,难建大型加工厂,只建有粗制茶厂,完成杀青、做型、基本干燥等工作。全县有这样的茶厂290多个,但难卖好价钱。

  “基地建设搞好了,并不意味着茶业发展就安稳了,要引进龙头企业,提高茶叶的内在本质,依托龙头创品牌、树品牌”。当地人士如此迫切的表示。

  马边茶叶现状是四川茶叶产业的一个缩影。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尚伟教授认为,川茶品质很好,但大都“为人做嫁衣裳”,大量良好的茶叶资源流向外地,让人心痛。他认为,近年来,四川茶叶产业存在着散、乱、杂的局面,川茶最需要解决的是品牌问题。

更多关于新茶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