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从品牌缺失的尴尬看栗香茶业
贵州茶相当于“味精”,业内有人说是一个秘密。也有人说是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数年前,湄潭湄江翠片,被一些茶商在本地市场以每市斤60元至100元的价格,转手过来摇身一变当作西湖龙井,据说每市斤可以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每年三月到五月春茶上市的季节,外地茶商不远万里奔赴贵州抢收新茶,也就不足为奇。贵阳某贸易公司的彭女士透露,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的茶庄,很多所谓的名茶实际上都是贵州茶,虽然标签上并不这么写。
《中国经营报》曾对湄潭茶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采访报道,他们认为,湄潭茶叶遭遇了品牌缺失的尴尬。省农业厅有关官员认为,品牌是在市场上形成的,市场没做好,品牌自然无法形成。这位官员说,“正如烧锅做饭,烟囱没有通,下面的火烧得再旺也没有用。”用有关专家的话说,由于品牌的缺失,贵州简直就是茶叶产业的“商业殖民地”。
近年来,湄潭茶叶如雨后春笋,其品牌意识也日益突出。湄潭栗香茶业就是一个走品牌化的一个例子。栗香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园基地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良种茶苗繁育为一体的茶叶专营公司,现为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公司长期致力于产业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湄潭县委、县政府出台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后,栗香茶业公司进一步加大投入,在湄潭县洗马、复兴、马山等乡镇建设基地,并在基地投资修建年生产能力200吨的高标准茶叶加工厂。同时继续探索“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对茶农的指导服务力度,形成以基地为龙头的有机茶产业带,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共同发展。目前已建成茶叶基地覆盖永兴、洗马、复兴、马山等乡镇,茶园面积达2万余亩。
到目前,该公司在“绿茶王者之香”的准确定位下,接连推出了“贵州印象”、“妙品栗香”、“办公茶”、“湄潭翠牙”等品牌,并抱得了无数亮铮铮的金字招牌归。与此同时,今年3月底到4月中旬,该公司一改诸多企业以往的“小家子气”,以“集团军”的宏大气势,不惜重金把“栗香符号”灌进了消费群体的头脑。
品牌,不再让栗香茶业尴尬,也没有让贵州茶叶尴尬。当下的栗香茶业,正在多做“味精”,做大品牌。(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