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倒春寒”打掉数百亩春茶
阳春三月,正是新茶上市时节。记者昨天从我市茶市了解到,按照惯例,每年3月下旬,我市都将迎来新茶集中上市期。不过,从前天起,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却给我市茶农造成近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受“倒春寒”影响,我市数百亩来不及采取保护措施的春茶新芽,纷纷遭到了“倒春寒”的摧残。即将全面开采的本地绿杨春新茶,也被迫推迟一周上市。
一、气温骤降,春茶推迟一周上市
从前天起,扬城气温一夜之间陡降了9℃左右,这对即将上市的春茶会不会产生影响呢?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乘车来到仪征几家茶场发现,不少茶场受到了“倒春寒”的影响。平时本该处处可见的忙碌的采茶女,昨天也只是偶尔才能看到。
采茶女小月告诉记者,扬州本地茶叶一般是清明节前后开始采摘。不过,受“春来早”的影响,今年扬州境内的茶树生长周期比往年提前了几天,眼下不少茶树上的嫩枝已经冒出了第三叶。但前天降临的“倒春寒”,却将首茬即将开采的春茶“嫩头”相继冻坏了。因此,首茬春茶采摘期将会推迟一周,而新茶也将推迟一周左右的时间上市。
经了解,我市种植的茶叶主要有早生无性系良种茶树和普通茶树两种。由于惊蛰时分,扬州的气温时高时低,这就造成不少茶树要么提前抽芽要么暂缓抽芽。茶农张孝泉告诉记者,茶树生长的温度一般为15℃,而这段时间以来,由于扬州的气温一直不太稳定,因此,茶树新芽的生长速度有慢有快。加上“倒春寒”的影响,本地春茶将由往年的3月25日,延缓至4月1日以后上市。
二、“倒春寒”给茶农当头一棒
“‘春来早’造成采茶期大大提前,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又给所有茶农当头一棒。”昨天上午,仪征捺山茶场的张总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告诉记者,受“春来早”的影响,今年早生无性系良种茶树抽芽时间明显比往年偏早。正当茶农憧憬今年能提早有个好收成时,前天的寒潮突袭令他们始料不及,特别是昨天一天,寒潮让全市数百亩早产茶的嫩头,相继惨遭冷空气的毒手。
仪征捺山茶场目前是苏北地区最大的产茶试验基地,现有茶园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同时也是扬州名茶“绿杨春”的生产基地。张总介绍说,捺山茶场生产的茶叶品种主要包括绿杨春、旗枪翠芽、银勾以及各种级别的炒绿茶。记者在该茶场及仪征其他不少茶场发现,前天降临的“倒春寒”不仅将不少刚刚冒尖的嫩茶芽尖冻成了黑点,还有的甚至已经被寒风吹瘪掉了。
三、扬州茶农一夜损失近百万
“倒春寒”还在持续着,茶农的损失也将进一步扩大。“现在真希望‘倒春寒’能够早点走。否则,大面积的传统品种茶树就要遭殃了。”仪征茶农安宁昨在谈及这次“倒春寒”给茶农带来的损失时如是表示。
“倒春寒”到底会给茶叶采摘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安宁给记者举例分析道,按照他所承包的茶园栽植早生无性系良种茶树100多亩,以及“乌牛早”、“龙井43”等多个品种的茶叶计算,受此次“倒春寒”影响,可谓是损失惨重。安宁说,按照每亩首茬可以采2公斤干茶的产量来算,每亩损失在2000元左右,全市如果有500百亩的早生优质茶受损,那么,直接的经济损失就达近百万元。
幸运的是,尽管“倒春寒“对扬州早生茶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因天气继续寒冷而进一步扩大。不过,对普通茶园种植的其他中晚生品种茶而言,影响甚微。对此,不少茶农乐观地表示,如果近期我市气温不再有较大的波动,早春新茶可以保证在下月初上市。
声音
茶农:本土新茶品质将有所下降
“倒春寒”将直接造成本土产的新茶质量下降。昨天,安宁这样告诉记者,突然而来的寒潮,将对早春新茶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而茶园也会大面积地出现冻害,受此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会比往年明显差一些。因此,扬州茶农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同时在春茶采摘操作上,也要加强防寒保暖措施。
据介绍,近期天气反复无常,而忽冷忽热或是忽阳忽雨的“阴阳天”也时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会对早生春茶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茶农在做好茶园管理的同时,还应适当修剪、施肥,以确保春茶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场:今年本土春茶会高价上市
据介绍,被“倒春寒”冻坏发黑的首茬茶叶芽尖,由于茶叶本身已经被冻伤,这就导致二茬以后生长出来的新茶,无论是茶质还是口感可能均不及往年。茶农林兴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新茶采茶期内的二茬、三茬茶叶上。不过,尽管“倒春寒”对扬州首茬春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记者昨在走访时却发现,部分茶农由于将一些早生无性系良种茶树种植在低洼的山坳里,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倒春流”对部分早生茶的侵袭。因此,茶市上还会出现少量的早生新茶。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部分“幸存”的新茶上市后,由于量少,必然会成为市场的“宠儿”,因此,价格也会比往年高些。一些茶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今年本土产的早春茶叶价格,将由去年400元/斤上涨到600元/斤,平均涨幅将达35%左右。不过,也有茶场认为,如果我市未来天气持续高温(日均超过15℃),茶农集中采摘春茶,就有可能产生春茶集中面市,产量过剩,进而可能导致新茶在高价维持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下跌的可能。
茶商:茶价起落不会太大
今年早春茶遭遇“倒春寒”会不会影响今年整体茶市?昨天下午,记者采访扬州最大的茶叶经销商:绿杨春茶叶有限公司获悉,今年茶价不会大起大落。绿杨春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山表示,由于今年的“倒春寒”发生较早,加上扬州的茶叶生产本来就只能满足本地约三分之一的市场需求,即意味着早生茶所占比例并不大,特别是扬州茶叶除本地茶之外还有很多外地茶,因此,价格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介绍,往年,我市“倒春寒”一般出现在3月底至4月初,而今年的“倒春寒”来得相对较早。在这种情况下,“倒春寒”对扬州整体茶市价格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外地茶主导了扬州茶市,因此,只要今后的气温在正常范围内,即没有太大幅度的波动,基本不会影响今年茶市价格的整体稳定。
调查
扬州茶叶消费主要偏重“绿色茶”
经了解,近年来,本地各茶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全市茶叶生产呈现稳步推进态势。据统计,全市现有茶园近4万亩。今年除新拓部分茶场外,我市春季可产茶250吨,其中名特优茶76吨,占30.4%。
昨天,相关方面介绍说,目前我市的茶叶消费呈两极分化。一方面,许多人更加喜欢品尝名特优新茶,另一方面,低档茶市场销售前景也看好。而在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中,比较注重茶叶的安全,一些重金属及农药残留超标的茶叶今后在市场上将无立足之地,品茗保健成为现代人更高层次的追求。今后我市茶产品中“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无性系良种等品种好、价格高、质量好的茶叶比重将明显增加,茶叶的品质、口味更让消费者满意。
本文来源:扬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