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 品正宗酥油茶
喝着酥油茶、捏起糌粑,会想起拉萨河边畅饮过的青稞酒,想起大昭寺前反着月光的青条石,想起那些陌生而黝黑的笑脸,那些许过的心愿,那些追逐不上的梦想…

牦牛肉刺身。藏区常见菜式,初入口感觉有渣,过会儿就感觉肉的自然融化

人参果沙拉,只有西餐的想象力才想得出的创意,据说美女们都爱

    一直固执地认为,味道是很纯粹的东西;只有当她和记忆相遇,才会变成一场饕餮的盛宴。如果你恰好是那类能一眼区分出女孩和女人的人,就不难明白我的意思。

  广州有一条光明路,它和它的周边地带,长期盛产男女文艺青年(别说你已经忘记了木子美是谁)。年前,这里开张了一家名叫喜马拉雅的西藏餐吧,据说,这是广州第一家西藏餐吧。

  其实,在广州骤然看到藏式的红墙白墙、漫舞于空中的经幡是件很突兀的事情,但所幸,那扇石门后的昏暗灯光,空气中混合着酥油的香腻气味混淆了这段时空。

  餐吧的外围墙,是用青蓝色的石片垒成的,经理蓝柳华说,每一块都是从香格里拉运来的,因为“在广州找不到这么淳朴的石头”。我感到了,久违的诚恳。

  一楼的室内部分,和八廓街上的藏茶馆几乎一般无二,当然没有那么多苍蝇、桌上没有那么多油腻;露天部分,恍然就是香格里拉的一个角落,是记忆中都曾有过的那样一个下午;二楼的布置,则充满着甘南风情。

  大到整个院落,小到一个茶杯,看得出,投入不菲。因为对西藏特别的感情,让这家店的经营理念不仅仅停留在饮食本身,而是要通过餐饮来传播文化。

  说到藏区的餐饮,除了独特的用餐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料全部产自高海拔的藏区,菜式实而不华,追求天然意趣。说白了,就是“大块吃牦牛肉,大碗喝酥油茶”。

  为了坚持这样的精髓,餐吧坚持从藏区空运牦牛肉、空运海拔3500米生长的18到20斤的小绵羊、空运在藏地都属珍贵的藏香猪,以及辣椒、人参果、酥油、香料……大大小小、不论贵贱

藏式的围墙上一排长长的转经筒

  厨师长黎祥忠,其实是汕尾人,之前6年一直在西餐厨房。这样的经验让他大胆地改变了藏餐对原料粗加工的模式,改用了西餐擅长的处理方式,把肉调理得紧而不韧,暧昧无比;再辅以西餐细致华丽的视觉效果,让藏餐找到了一方适合在广州发扬光大的水土。

  改良后的牦牛肉盖被、牦牛肉刺身、康巴烤饼等肉类主菜,一改在藏区难嚼、油腻、腥膻的缺陷,在保留了大部分原始的野性味道的同时,增添了滑腻、多汁,让食客省去了很多腮部劳作。传统的藏式火锅、糌粑、酥油茶,也还是藏地十足的做法,只是更为注重精加工,避免了口感上的直愣愣。

  从开业之初,这里在高峰时间就会有人等位。在广州生活的藏民,把这里当作“家”;更有“驴友”吃过一餐后,按捺不住买了机票又飞了西藏。

牦牛肉盖被。厨师长推荐菜式,几乎每桌必点

  什么是好吃?除了那些强大到极致的味觉感受,更多时候那就是一种记忆。就像最好吃的家常菜,让你不能自拔的不是萝卜青菜,而是从小用到大的桌子、饭碗,开着又没人看的新闻联播,家里的灯光,还有妈妈的味道。

  喝着酥油茶、捏起糌粑,会想起拉萨河边畅饮过的青稞酒,想起大昭寺前反着月光的青条石,想起那些陌生而黝黑的笑脸,那些许过的心愿,那些追逐不上的梦想……

  越珍贵的记忆,越是脆弱的东西,她已经备受了时间的侵蚀,当然更经不起一些粗糙又似是而非的伪感觉在上面打磨来再打磨去。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里不是那样的地方。

  贴士

  店里收集了近万首藏族音乐,其中多数未在藏区以外流传过,原生态音乐如天籁之音,震撼心灵

  每晚八点半后有歌舞表演

  有来自藏区自酿的青稞酒,酒纯香浓不上头

  人均消费80-100元

更多关于广州 酥油茶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