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品牌”培植市场合力

近十年来,浙江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但茶叶产值却大幅度增长。到2008年,浙江茶叶种植面积17.4万公顷,产量16.2万吨,产值65.9亿元。其中,名优茶以35%的产量贡献了90%的产值。浙江茶叶产业的发展为湖北提供了那些经验和启示?

《产经周刊》:过去十多年,浙江茶叶产业在产量和面积保持缓慢增长的情况,产值却飞速发展,浙江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飞跃发展呢?

毛祖法:应该说,品牌整合初见成效,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各级政府就鼓励茶叶企业注册商标,提倡一地一品、一县一品。同时,为防止品牌过多过滥,浙江全面合力打造浙江茶叶品牌,力争让“浙江绿茶”成为“中国绿茶”的代名词。

而且,自2004年起实施茶厂优化改造,通过淘汰、新建、改造措施。构建茶叶销售市场网络。目前,浙江省有茶叶市场129个,今年,浙江茶叶交易额将超过60亿元。还有种植一批名优茶品种,10年前,浙江茶树良种率还不到10%。通过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现在浙江茶树无性系良种率已达到52%。

《产经周刊》:在“十二五”期间,浙江绿茶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

毛祖法:以“浙江绿茶”品牌建设为主线,以省级现代茶叶示范园区为建设中心,优化区域布局,实施四大工程,构建绿茶生产、贸易和文化中心。具体来看:

实施优势区域规划,建设四大产业带。以前,茶叶产区都是按照经纬度进行划分的。未来,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把全省茶厂划分成四个区:一是浙中龙井茶与出口绿茶茶叶带。二是浙北白茶产业带。三是浙南早茶产业带。四是浙西优质绿茶产业带,覆盖开化、松阳等19个县市区。

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浙江茶叶产业是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缩影,茶叶品种很多,但知名品牌很少。为提升品牌,浙江加大“浙江绿茶”品牌宣传,扩大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推广“龙井茶”证明商标,发挥品牌增值效应;推出第二届省十大名茶,兴起新一轮品牌整合;打造外销绿茶自主品牌,实现从原料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转变。

实施基地提升工程。今后,浙江把所有的农业资源集中使用,建设30个省级现代茶叶示范园区,改造60万亩低产低效茶园等。

实施加工提升工程。建设100个标准化“名茶加工中心”,把一家一户作坊式的加工模式集中到名茶加工中心,还要发展茶资源深加工产业,扩大茶饮料、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利用。

实施市场促进工程。全省每年在国内外举办茶博会,我们已经在上海、北京、沈阳、济南、香港举办过了,明年准备走出国门,到法国巴黎去开。同时,我们在国内引导各地开展系列茶事活动。

《产经周刊》:您对“湖北茶叶”的印象如何?您觉得“湖北茶叶”和“浙江茶叶”在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毛祖法:湖北茶叶历史有名,“茶圣”陆羽是湖北人。恩施州一带有发展茶叶产业的资源、历史和产业基础。湖北的茶叶企业现代化水平高,企业家也很有气魄,值得我们浙江人学习。

湖北茶叶跟浙江茶叶有很多共同点:一是两省都生产绿茶,二是都是以名优茶为主题,三是采取的对策措施基本接近。因此,浙江和湖北有很多可以交流、可以借鉴的地方。

我们谈茶产业发展,一讲就是面积扩大多少,产量增加多少。实际上,发展不一定是规模的扩大,更应该是质量和品牌的提高。对于浙江和湖北来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茶叶品质、品牌效应和农民收入。

名优茶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浙江和湖北面前的巨大难题。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机械化不解决,很难再持续发展。传统的采摘方式,一亩茶园需要配1名采茶工,采茶效率非常之低。因此,采茶必须机械化。另外,名优茶的标准也要提高,不能把名优茶都做成一个样子,可以培育一个品牌,但开发多个品种。

品牌是会“融化”的,因此品牌需要经营。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要求一县一品,但这个“品”用什么“牌”,却是极为重要的。十几年的经验表明,用“母子品牌”进行经营是成功的。所谓母,就是牌;所谓子,就是品。如今,子已经三十而立,我们需要研究当母亲退居二线时,如何让“子”发展壮大的问题了。这可能是未来绿茶品牌营销的一个方向。(李高产)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关于母子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