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60爱:游玩无锡之【紫砂壶】 

无锡60爱:游玩无锡之【紫砂壶】   

入选理由:品茗煮茶,壶通大道。有江南文化的内核,我们或许能从历史留给我们的版图的各个角落感触一二。关于江南文化对江南人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能从贩夫走卒的点滴生活里、小桥流水的屋檐下窥见一斑。而宜兴紫砂壶,无疑是江南文化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浓缩。而目前宜兴紫砂壶由于其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而广受欢迎,成为工艺品类中的一枝奇葩,也成为藏家争集的艺术珍品。

知名度指数:★★★★★

荣耀度指数:★★★★

光大指数:★★★★

壶中自有乾坤在,煮茶品茗任江湖。无论是懵懂未开后的醍醐灌顶,还是大智若愚后的风雅气度,再或者是韬光养晦间的从容不迫,紫砂壶给人的都是一种无尽的享受。壶者,虚实分明,而又虚实合一。实者共赏,虚者为用,有无相通,阴阳相生。一壶在手,思接千载。有壶的地方就有延续千年的“江南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大度情怀。

【历史篇】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初期,历经战乱的宜兴紫砂从业者仅存50多人,而制壶的老艺人更只剩下20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蒋蓉、顾景舟、吴云根、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

 

【工艺篇】

宜兴紫砂壶是以紫泥、红泥、绿泥等天然泥料雕塑成型后,经过1200摄氏度高温烧成的一种陶器。紫砂土是一种颗粒较粗的陶土,含铁、硅较高。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色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

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茶人们常说,紫砂壶是有灵性的。所以,养壶也是紫砂壶收藏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把新出炉的紫砂壶是不能直接用来泡茶的,新壶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话叫做“开壶”。

【发展篇】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市场掀起一股“紫砂热”,宜兴的紫砂生产火爆一时,由此也造成原料紫砂泥的过度开采。近年来,宜兴市开始对紫砂泥实行限量开采,以保证资源能够永续利用。2006年,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对宜兴紫砂从工艺到原料实施系统保护。

泥歌耕耘壶、器成方圆壶……工艺的传承需要人才资源,宜兴市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展览、评比,鼓励和培养专业人才,发动大批民间艺人大胆创新。宜兴紫砂工艺品推陈出新,产生了大批精品佳作。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宜兴市紫砂产业从业者约有2万人,而其中具备专业技术职称者将近2000人。这其中除了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多名外,还有一大批颇具才华的青年工艺师。

蜀山古南街,幽深的青石小巷、斑驳的板门花窗……这里曾是紫砂民间艺人聚居的地方,10多位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从这里走出。为保护记录紫砂历史的这一历史街区,宜兴市已经着手编制保护规划,实施修复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紫砂历史文化的旅游开发。

紫砂村已经建成了紫砂一条街。打造紫砂文化的旅游线路,将来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茗茶、赏紫砂、参观作坊、购买产品,紫砂文化产业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宜兴的紫砂家庭手工作坊约有1.2万多个,不独紫砂村,在丁蜀镇的双桥、西望、洋渚等村,几乎“人人做壶,家家开店”,由此形成了包括原料加工、模型工具制作、窑炉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领域的产业链。

目前,宜兴市在风景秀丽的西渚镇,将建成阳羡茶文化博览园,其中主要包括茶文化体验园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体会紫砂的魅力,在明年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上也把宜兴作为锡城元素出现。(韩玲)

来源:无锡商报
更多关于无锡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