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 茶叶强国正在复兴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60年只是微不足道的“瞬间”,它可能平淡无常,也可能波澜壮阔。60年,对于个人来说,是可能完整亲历的岁月;对于一个民族和群体来说,则是“三代同堂”的现实。1949至2009的60年,对于茶产业而言,是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60年,它的激烈演变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对于茶叶从业者而言,是三代人。

“理解一段历史,我们首先需要跳出‘当下’的时空限制,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理解新中国茶叶的辉煌,我们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从中国茶叶千年史和未来趋势中去评价她;我们需要站得更高一点,在社会发展视角中去理解她。”8月4日,原中国茶叶产销企业集团董事长于观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生产贸易:连创历史新高

晚清之前,中国茶产业一直在正向增长。到1886年,中国茶叶创下历史新高值,总产量攀升到23.5万吨,出口13.4万吨,产量和出口量均雄居世界首位。自此之后,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量逐步下滑,全球排名不断倒退。20世纪前半期,由于战乱连连,我国茶叶生产和贸易遭受重创。

新中国建国后,即刻着手恢复工作。1949年底,中国茶园面积15.47万公顷,总产量4.1万吨。全年出口9900吨,在国际贸易总量中微不足道。在茶叶的故乡,茶事业已经没落。

当时针拨到了2008年,中国茶园面积已达160万公顷,年产量12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年出口29.7万吨,创汇6.8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位。

 

1983年,中国茶产业经过建国后35年的发展,终于恢复到1886年的中国茶叶出口的最高纪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中国茶叶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施云清认为,“这60年的发展,可以分为5个阶段,依次是奠基期、动荡期、第一黄金期、转型涅pan期和第二黄金期。”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三年经济复苏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茶叶生产、流通和管理进行了大幅改革,在毛****、周恩来等党和国家****人的亲自关怀下,茶产业从“几近于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茶叶生产开始了初步机械化,茶叶标准样生产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尝试。

然而,随后到来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又再次让刚刚起步、正在苏醒的茶产业堕入了低迷时期,茶叶产量锐减。在中央****的亲自关怀下,茶产业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0年)又慢慢发展起来,1970年茶叶产量恢复到1957年水准。

从1971年开始,茶叶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期,一直延续到1990年。其中,1978年是个分水岭。农村土地改革,茶园分园到户,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1978年,我国茶园面积104.8万公顷,产量26.8万吨,出口8.69万吨。1989年,出口突破20万吨。

施云清说,“从1990年开始,我国茶叶进入了长达10年的徘徊期,我把它称为转型涅pan期。茶叶产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之前的卖方市场,已经逐步转化为买方市场。经历过一段快速发展期后的完全放开,将行业领入了一个调整、转型期,进入新飞跃前的涅pan。”1990年至2000年,出口市场完全放开,出口企业恶性竞争、自相残杀,国际信誉严重下滑,削弱了出口创汇能力。1990年,产量54万吨,茶叶出口19万吨,1996年出口降到16万吨。

2000年开始,中国茶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飞跃发展阶段——第二个黄金期,产量和出口量屡创新高,茶园面积不断增加。

角色蜕变:从国之器到民之饮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1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建国后的第一家“央企”——中国茶叶公司。这是一家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在新中国的央企群中,属于当之无愧的长子。长子的头衔,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在百业待兴的时代,茶叶担负着共和国的重托,共和国亟需进口的战略物资和外汇,很大一部分要依赖于茶叶的出口创汇。

于观亭说,鉴于茶叶的短缺和重要的****价值,在1984年之前,新中国的茶叶政策延续着自唐以来长达千年的榷茶专卖制度。新中国的茶叶政策曾经多次变化,但是基本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保证边销,积极扩大出口,适当增加内销”。边销茶,牵系着边疆稳定;外贸茶,事关出口创汇,茶叶等农副土特产是新中国早期出口创汇的主要依托;在富余的情况下,尽量多保留一部分茶叶,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国家的重视和重点扶持,促进新中国早期茶事业飞速发展。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徽茶园,发出“今后要在山坡上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一股开山种茶热潮。于观亭说,“现在的万亩茶园,多数都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

1984年,国务院颁发国发74号文件,决定放开内外销的统管政策,有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于观亭说,“虽然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茶叶出口才正式放开,但是,这个政策的出台,终止了延续千年的茶叶专卖制度,一个新的茶叶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寄托在茶叶身上的****使命,更多地被其经济职能代替,茶叶也从“国之重器”演变为“民之饮品”。相应地,茶叶体系也从大一统,走向了多元化发展。更多民间因素的介入,让茶产业实现了“平民化”,回归到更加开阔的发展平台。

企业创新:繁荣的动力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梦想,企业、行业也有自己的梦想。施云清说,“六十年来,茶人的梦想,就是促进国家的发展、行业的复兴,获得与实力相当的国际发言权。”

梦想照耀着现实,政府机构、茶人、社团和企业,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成为各种不懈创新的连接点和枢纽。在创新的驱动下,在生产技术、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中国茶企6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实现机械化和工业化大生产,实现茶叶评级的标准化,是中国茶叶自19世纪以来的梦想。在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中,茶叶机械化生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机械制茶在晚清并没有形成主导地位。建国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52年至1957年,压资订机获得大力推广,中国推出了史无前例的拼装号码茶,茶叶实现了初步机械化和标准化。后来虽然遭遇波折,但是,机械化大生产和标准化已经不可逆转地确定下来。

20世纪90年代之前,企业营销依赖政府指标,进批差率和批零差率分别限定在17%、25%。1984年放开之后,企业营销突然重要起来,随之诞生了多种样式的营销新模式。于观亭说,“刚刚放开时,判断茶叶企业的实力和盈亏,只需问问营销人员比率就可以知道大概了。”

经过不断探索,茶产业正在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发展模式。

茶文化:新时代的根基

中国的茶叶产量到底能有多大潜力?于观亭说,“根据2008年茶园面积160万公顷计算,产量可达150万吨至200万吨,而实际产量只有124万吨,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增加市场需求是发掘生产潜能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另一方面,茶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入了效益发展期。施云清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中国茶产业已经从追求数量过渡到追求质量阶段。更细一点划分,按照面积、产量、出口、创汇和效益的发展次序来评判,现在茶产业已经进入了提高效益阶段。”

建国之初或者较早时期,茶叶是唯一的主流饮料;现在,茶叶面临多种饮料的竞争。拓展竞争市场,提高行业效益,茶文化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必须依赖茶文化的推广。某资深茶人说,“与以往的时代相比,‘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新时代茶业生命力的根基所在。”

20世纪80年代末期,茶界举办的文化活动开始活跃起来。自此,茶文化开始蓬勃发展,如今,茶文化及其载体已经成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着茶事业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消费不再是纯粹的物质消耗,已经发展为符号消费。茶文化,为茶叶增添了富有意义的符号价值,为新时代茶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在未来的岁月中,茶文化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施云清的观点,代表着多数茶人的共同心声,“一个真正的茶叶强国,正在承前启后地出现在茶叶的发源地。”

来源:互联网
更多关于60年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