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紫砂文化的时光之旅

穿越紫砂文化的时光之旅

8月29日至8月30日,广州玉鸣轩艺博城“紫砂茶语”,由“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联同“华南首席收藏品博览城”举办“穿越紫砂文化时光之旅”系列主题活动,宜兴紫砂名人史俊棠、施小马、凌锡苟、范伟群等莅临现场。

“中国知名古壶收藏家”李明先生携带其15把横跨明、清、民国及当代的古壶珍品参展,总值1000万元以上。参展的历史老壶,均是首次在广州地区亮相。

以下为李明先生的古壶图片:

觚菱壶紫砂清末黄玉麟制,吴昌硕书,耕云刻

常青壶又名:松报春紫砂现代朱可心W14CMH20CM宜兴天地方圆藏松之常青,喻为吉祥。光润的壶体,贴塑着松的虬枝,松的针叶和松的果实,充满着盎然生机树瘿壶紫砂清末黄玉麟款W19.5CMH10.3CM宜兴天地方圆藏壶体像长满瘿瘤的树木,塑造了独特的生命之美。

十六竹壶又名:高风亮节紫砂清初孟侯款W13.7CMH11.8CM宜兴天地方圆藏以十六根竹编成壶形,竹节错落有致,生动优美。郑公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竹之刚直,竹之风骨,令历代文人骚客莫不以竹自勉,心近之而行效之。观此壶,泥色精纯,温其入玉;身筒高直,刚倔不阿;流把劲逸,骨力尽现;细致入微,型工兼备;望之而如见古之君子,若非强项令、包龙图、海青天之属不可比也,令人心生敬意而不敢逼视。后之大匠名工,或屡有以竹为题之作,然比之此壶之劲节嶙峋不入尘俗,亦逊之远矣!

莲甫壶又名:睿智壶紫砂明末陈信卿款W13.6CMH6.5CM宜兴天地方圆藏壶体似围棋之罐,平盖饰莲花瓣。似乎诉说着围棋与茶道的博大精深。

却月清中杨彭年制此壶取自然现象的“却月”造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壶身似圆月,底部截缺,功能上置以平稳,又切构思题意,壶身正面为瓦当太阳文图案,背面刻“波清晓雪,河澄皎月,辛丑秋为吟蕉四兄之玩,调夫。”底印“彭年”杨彭年,字二泉,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他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线圆紫砂清中邵大亨制壶身用两泥片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扁球状盖相切,底圈足与盖面对应,中置一腰带线将壶腹对分,起提携神韵、均衡协调作用,变化中球统一,将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中,达到天衣无缝。盖印“大亨”。邵大亨,川埠乡上袁村人,清嘉庆间(1796-1861)制壶大家。他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他的壶“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现有《鱼化龙壶》、《掇球壶》、《风卷葵壶》、《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馆。

觚菱壶紫砂清末黄玉麟制,吴昌硕书,耕云刻此壶泥色似沉香而略带青色,制技精巧,线面和谐。壶呈方形,四角圆转,上小下大,盖钮内孔圆,外成三瓣弧形,壶把围成一团,边沿棱角清晰。具有古色古香韵味。吴昌硕铭文:“诵秋水篇,试中冷泉,青山白云吾周旋。”另一面刻“庚子秋仲,昌硕铭,耕云刻。”盖“玉麟”底印“黄玉麟作”。

黄玉麟,生于清末(1842-1914)的制壶名家,为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有说他“每制一壶,必精心构选,积日月而成,非其重价弗予,虽屡空而不改其度”。黄玉麟曾经被吴大澄和顾茶林先后请到家制壶。吴大澄是当时的金石收藏家,黄玉麟在吴家时能看到很多古代的铜器和陶器,他把这些古器物的艺术特色融化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使他的壶艺更加精进,名气大增,给后人留下不少佳作,如“鱼化龙壶”、“供春壶”等。

高潘壶紫砂清中潘仕成石瓢清中期申锡制,子冶刻此壶为传统造型之一,壶身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把印“申锡”,底印“茶熟香温”申锡,清代•道光--咸丰,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字子胎,清道光-咸丰年间制陶名艺人。善用白泥,清代宜兴壶艺的后起之秀,壶底用款“茶熟香温者帝元”。曾和杨彭年,瞿子治合作创制作品。

弧菱壶清中期潘仕成制“线瓢壶”属高潘壶,壶身如梨,高脚如铜器,高虚盖与身相接贯气,盖板宽厚,压住壶口,适应广东乌龙茶的冲泡。

壶墙印“潘”潘仕成(1804~1873),字德畲、德舆,祖籍福建,世居广州,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官商巨富。潘仕成先祖以盐商起家,他继承家业后继续经营盐务,以至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潘仕成一生主要在广州度过,他既经商又从政,既好古也学洋,既是慷慨的慈善家,又是博古通今的古玩、字画收藏家,他还出资自行研制水雷、从国外引进牛痘,获得官员和民众的普遍赞誉。他主持修建的私人别墅--海山仙馆,成为岭南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潘仕成一生业绩为普通商贾所难得、学者所不能、官员所莫及,是广州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闽人多嗜茶,特往宜兴定制茗壶,以壶盖唇外刻阳文篆书“潘”字印为识,流传至今,人称“潘壶”。

藏家李明介绍:1964年生于陶都宜兴。21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当今知名壶具收藏家许四海先生,受其影响,对紫砂壶有了重新认识,从当初认为紫砂壶就是一种用来泡茶的器皿,到发现“她”原来是一种具有“生命“的艺术品,充满内涵。是一种文化,更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独特的奇葩。从此与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对紫砂老壶(历史作品)更是情有独钟。

八六年开始,踏上寻觅紫砂老壶之路,足迹遍满大江南北,其中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交足了学费。渐渐积累鉴赏经验。十几年的探索学习,对研究紫砂历史作品已具一定的鉴赏能力,并收藏了明、清民国及当代名家作品数十件。

九九年应“台湾中华工艺发展协会”之邀请与当今紫砂工艺师,谢曼伦、季益顺、刘建平、张庆臣等赴台。和台湾紫砂爱好者交流,期间结识台湾著名收藏家黄正雄先生因有同好,已成好友。

二00二年受聘香港警察茶艺会,任紫砂顾问。

二00年四月,上海卫视“好运传家宝,大开眼界”栏目,播放本人之收藏的紫砂珍品。

二00三年中央电视台七套,曾来拍摄“天地方圆”紫砂藏品,介绍历代名作。

二00四年无锡电视台拍摄《李明的故事》介绍紫砂藏品及本人收藏的故事。

二00四年九月由珠江电影制片厂《中国紫砂》摄制组来《天地方圆》拍摄部分藏品。同年十一月无锡电视台《紫砂泰斗顾景舟》摄制组来《天地方圆》拍摄李明收藏的顾大师作品11件。

曾在北京参与举办“宜兴风光四大名壶展”,现任“天地方圆”藏品馆法人代表。

来源:和讯网
更多关于紫砂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