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开平茶文化之“伪”——旺丁不旺财,懂茶道者寡》一文见报于C04版之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开平茶行业引起巨大反响。
对记者所持的观点,有认同者,认为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开平茶行业中一个既存的现实——表面的繁华和低层次的“伪”茶文化,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一些“有名无实”的所谓茶庄之中。这些茶庄,名为“茶”庄,实为棋牌娱乐之肆。也有反对者,认为记者的观点失之偏颇,开平众多的“茶客”之中,爱茶、懂茶、识茶、“玩”茶者比比皆是,他们是高层次的真正的茶文化的代表人物,有力地支撑和推动着开平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这两种观点的碰撞,虽然有认识上的偏差,但并不十分矛盾。其实,低俗的“伪”茶文化和高雅的真正的茶文化“并存”,这正是开平茶文化的真实状态。媚俗与高雅,正是一种文化在衍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层次,其实二者都不可或缺,没有媚俗,何见高雅?没有高雅,何来媚俗?
二者的“并存”与对照,更加有力地佐证了开平茶行业的繁荣与热闹。
记者在再次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开平茶市的繁荣,近年来普洱茶的形成滥觞是有力的推动者,而普洱茶文化,正盛行开平。
在开平,有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多种经营并存的所谓茶庄,还是茶叶专营店,每到傍晚时分,都是高朋满座,茶客如云,热闹非凡。
在开平人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爱茶、懂茶、识茶,白天工作,不忘在办公室里冲一壶好茶,以缓身体之劳累;工作之余,三五知己相约同聚茶庄,品茶、说茶,谈人生之跌宕、谈世界之大闻,其乐融融;回到家中,还要独支茶几,品味香茗。他们是真正的茶友,生活中以茶为乐。
在开平,除了茶客众多之外,还有不少喜好“玩”茶者,他们不但喜好喝茶,而且喜欢收藏茶叶,少则一二十斤,多者则达到一两吨。据业内人士介绍,喜好收藏茶叶者,有两种人,一是真正的“茶客”,他们收藏那些品质上乘的茶叶,留下来自己慢慢品尝。另外一种人收藏茶叶则是为了投资,等待升值的时候再卖出去,可以赚钱。开平市大益茶行的老板向记者介绍,茶叶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作“软黄金”,而且有的比黄金还贵,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比如2005年生产的大益7572普洱茶,当时市场价格是50多元一饼,如今的价格就达到了200多元一饼。另据有关媒体报道,一斤1964年的普洱茶在一个拍卖会上曾经拍到100万元的价格,比黄金贵了好多倍。
在开平,还有一种现象——送礼就要送茶叶。这种现象正越来越被开平人接受,因为喝茶有益健康,送茶叶就是送健康。
在开平,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能坚守高雅的茶文化。开平大益茶行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的茶行,就是纯粹的品牌茶叶的专卖店,平时接待的都是一些懂茶、爱茶的“茶客”,虽然店面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摆下几张麻将台来兼营棋牌业务,也有朋友曾这样劝说他,但他并没有为利益的驱使而心动,坚决将这种“伪”茶文化拒之门外。像大益茶行这样,有着纯粹的茶文化的茶行、茶店、茶铺不在少数,它们的存在,代表着开平茶文化的“高度”和前进的方向。
普洱茶文化 盛行开平
开平茶市的真正繁荣,是近三四年的事情,茶市繁荣的推力,主要来自普洱茶在开平的形成滥觞。三四年前,开平的茶叶市场上,普洱茶的数量和品种非常少,多以绿茶、观音茶等为主,而如今,开平的每一个茶庄茶店,普洱茶绝对是“主打”;另一方面,三四年前,开平人喝普洱茶的,大都是4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很少有喝普洱茶的,而如今,开平的茶客,不论年纪长幼,不论男女,喜好普洱茶的数量最多。
普洱茶,为何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呢?
据开平业内人士介绍,普洱茶在开平的风行,一方面有大环境上的原因,近几年来,以台湾、香港为源头,从广东、到云南,再到全国各地,普洱茶开始风靡世界。开平正是这次普洱茶大流行中的一个覆盖地。
另一方面,普洱茶的流行,更是其内在优良“品质”使然。普洱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云南西南,是以其集散地普洱府命名,已经沉淀了千年的历史。由于普洱茶独特的生长、生产环境,让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越陈越香的美质,深受茶客喜爱,同时,普洱茶具有消食除毒、理气去胀、清热化痰、驱风醒酒、解除油腻、明目清心、治痢抑菌等显著的保健功能,更为普洱茶增添了饮用价值。现代社会,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富贵病”增多,而长期饮用普洱茶则有降脂、降压等医学功效,更有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不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中的“老么”,茶的身份、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人们的时尚饮品。
何况,普洱茶还有很高的收藏投资价值,这更加迎合了部分开平人的“口味”。
碉楼茶砖:
普洱茶文化与碉楼文化的完美结合
要说普洱茶文化在开平的盛行和深入,不能不说的一个事实是碉楼纪念茶砖的诞生和它凝聚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伴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那一刻,以普洱茶为原料的开平碉楼纪念茶砖也诞生了。茶砖分别有自力村碉楼群2007个,锦江里瑞石楼2007个,三门里迎龙楼2007个,马降龙天禄楼2007个,每种茶砖皆重2007克,体积规格38cm×28cm×10cm,选择“2007”这个数字的含义是纪念开平碉楼是在2007年申遗成功的。茶砖上,“碉楼”的线条玲珑浮凸,观赏性强,浮雕象形栩栩如生。
将开平的碉楼“刻”上普洱茶砖,这是开平山海山茶庄老板司徒明和加拿大华侨胡墨波的“杰作”,司徒明和胡墨波都是茶文化的真实追随者,他们的“良苦用心”,不仅仅是商人的一种商业行为,更是这两位文化人独特的文化行为。碉楼茶砖的出现,可以说是普洱茶文化与开平碉楼文化的完美结合,两种文化在碉楼茶砖上相得益彰。
碉楼茶砖,成为了众多的茶文化爱好者的最贵收藏品,也成为了开平人赠送给世界各地来开平旅游的客人的一份特殊的礼品。正是碉楼茶砖的出现,开平的普洱茶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