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节如何孕育出大市场

 

作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重头戏、上海茶叶交易会,今年还只是第二届,可是短短四天里,游客入场近4万人次,成交量更是超过了4千万元。众所周知,上海并非茶叶产区,那么,茶文化节里又是如何孕育出一个大市场来的呢?来看报道。

在本届茶交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参展商,莫过于贵州省的这支集团军。近五十家茶叶生产企业、200多人的营销队伍,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茶艺表演,领队更是重量级人物: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

(禄智明 贵州省副省长:我们贵州是个茶叶大省,我们现在的种茶面积接近两百万亩,每年茶叶的销售量是十几个亿 上海这个平台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我们希望这个平台把我们贵州的茶叶宣传出去)

刚刚举办了第二届的茶交会,为什么能如此具有吸引力呢?据统计,上海目前有5700多家茶叶经销单位,茶叶年销售额达四、五十个亿,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茶叶消费市场。那么,一个不产茶叶的地区,茶经济为何能发展得如火如荼呢?业内人士指出,这与成功举办了16届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密不可分。16年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通过开设茶叶知识讲座、举办名茶品茗大会、进行茶艺邀请赛、推出茶文化主题公园等一系列活动,由茶文化节引发茶文化热,让市民对茶叶的喜好与日俱增。

(刘启贵:在十几年前呢,我们上海喝茶的平均量在每人200克/现在呢,经过十几年不断宣传,现在喝茶的人一年已经超过1000克)

16年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累计吸引了国内近30个省区,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以及上海和茶产地的300多万人次踊跃参与。去年,茶节上首次设立了茶叶交易会,为期三天,订单交易超过2500万。文化节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随着茶叶交易的日渐兴旺,仅闸北区就相继开出了蒲堂春、大宁国际和蒂芙特三家大型茶城。

(陈宏:因为茶文化节时间有限的,一般一个礼拜,那么茶文化节闭幕后,这三个市场就是成为永不落幕的茶叶交易会的现场)

为了把茶叶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其实作为茶文化节主办方之一的闸北区政府,对茶农、茶商的服务也永不落幕。针对茶叶经营户大多为中小规模,流动资金不足的特点,区政府主动上门帮助联系协调银行和担保方,今年仅大宁国际茶城就获得了480万元贷款,还有四家经营户各获得100万元贷款,大大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使茶城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叶允树:一年比一年好。营业额,去年我一年做了600多万)

从去年开始,闸北区政府还与各产茶地政府进行合作,联手在产茶地建立里10多个友好市场,使上海茶市直接延伸到全国各地的茶乡,既从源头上保证了上海茶市的品质,同时也打通了从茶乡到茶市的产业通道。

(叶应春:这两年(销售)还是稳步增长,从我们刚开始每年的销售额5亿左右 2007年的8亿,2008年达到了历史新高,8.9亿)

如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和推广作用,也越来越为茶商们看重。

(华毅:销售不是我们主要的目的,主要还是品牌推广 上海作为一个龙头城市和一个平台,它能够去发挥集散和辐射的作用,影响华东地区,甚至更广大的这样一个区域。)

正因为有了各方的广泛参与,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才真正成了经济文化的盛会,成为上海服务全国、服务三农的平台。

16年的坚持,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探索出了一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样本。在现阶段,更起到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作用。一个不产茶叶的老城区,却能让茶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其中经验值得各方借鉴。好,感谢收看新闻透视。

更多关于茶文化的文章
今日焦点
正在加载...
热门文章
正在加载...
易茶网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2006-2013 易茶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25517号
技术支持: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00-83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