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政和工夫”红茶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优质奖、“白牡丹”白茶被评为银奖;
2004年,“白牡丹”白茶被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评为银奖;
2005年,“政和工夫”红茶被福建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评为省优质茶;
2008年,白茶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名牌产品”;
2009年,“政和工夫”红茶、“白毫银针”被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评为“省名茶”。
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由政和县稻香茶叶有限公司与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兴办,是以种植、加工、购销为一体的生产加工企业。公司自有符合欧盟、日本标准茶园3230亩,并通过福建检验检疫局出口茶叶基地备案。
本期海都《茶周刊》将对话瑞茗茶业总经理余步贵,带您走近政和的好山、好水和好茶。
严控生产环节重铸百年品牌
笔者:政和茶企呈现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作为其中之一的瑞茗茶业在重铸政和工夫百年品牌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余步贵:近年来政和工夫得益于武夷红茶带动红茶市场的升温,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政和瑞茗公司作为1958年建厂的国营稻香茶场的传承公司,为重铸政和工夫百年品牌,公司从生产种植加工等环节,严格按规范化、标准化、清洁化进行生产加工。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全新茶叶萎凋设备”、“红茶恒温恒湿发酵室”,摆脱了“看天做茶”,所产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基础建设,通过了ISO9000等质量体系。公司现拥有“稻香”、“政名”两个商标,“稻香”白茶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政名”政和工夫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名茶。
笔者:请问瑞茗茶业关于做大做强“政和工夫”茶品牌方面,有着怎样的历程和心得体会?
余步贵:政和--好山好水出好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的发展关心与重视下,“政和工夫”先后取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为更好地宣传“政和工夫”品牌,做强做大政和茶产业,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先后在福州、厦门、武夷山、山东、上海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由公司出品的茶叶品质上乘、质量稳定、性价比相对高,“政名”牌“政和工夫”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政和工夫”红茶市场前景广阔,我们秉承“传承百年工艺,奉献健康茗茶”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经营理念,相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政和茗茶远销世界内外兼修名满天下
笔者:茶博会上,贵公司的“政和工夫”红茶,“白牡丹”、“白毫银针”白茶等引起了前来参观展会的市民的极大关注,产品有哪些独特之处?
余步贵:在此次茶博会上,公司推出了新口味的政和工夫红茶、政和白茶,受到了广大市民和专家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他们的认可。
韩国首尔韩瑞大学茶学系郑教授品尝后,认为这两个新产品具有极高的香气,是茶中的极品。茶博会上的这两款新产品,是公司新引进的可调控设备首次投产的产品,是沿用传统工艺原理加工的高香型“政和工夫”红茶和“白毫银针”、“白牡丹”白茶。
其中,“政和工夫”外形紧细匀直,色泽乌润、金黄相间,内质香气鲜纯、花果香显,滋味鲜甜醇厚;“白牡丹”外形叶态自然,色泽翠绿、匀整,内质香气清鲜,带花香,滋味清甜醇爽、水中带香。
笔者: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已日趋成为国饮。由贵公司研制的部分产品被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评为“省名茶”,成为“省名茶”企业。
请问今后将如何更好地推动茶品牌建设、推动茶文化的传播?
余步贵:我们将借助“省名茶”和“政和工夫”驰名商标等品牌优势,进一步提高本公司“政名”品牌的产品品质,并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创新产品。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作为新产品的发布平台,与社会各界人士共赏新茶;此外,公司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内外兼修,博古通今,不断发掘整合茶叶的文化历史,结合时尚茶文化来推广政和茶产品。
公司目前持续投入,并加强各方面的基础建设和通过产品质量管理等体系认证,同时与高校结合,成立“政和白茶研究基地”,并被省农业厅授予“政和工夫红茶加工示范企业”。公司注重扩展国内外市场,开发新产品。
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也销往欧盟、美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力争把“政名”牌产品打造为全国乃至世界品牌。